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霸州概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除以上节日外,还有很多杂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08 09: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烟九:正月十九称“烟九”,霸州曾有“烟九庙”。是夜,要大放鞭炮、焰火,热闹非凡,十里八村人们结伴同行,共赏焰火。此日妇女休息,不动针线。今此俗已无。

填仓:农历正月二十五为“填仓日”,传说是“仓官儿”的生日。是日黎明,农家在院中用草木灰撒成数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圈,当中放些五谷杂粮、钱币,上面覆砖,叫“打囤填仓”,以祈五谷丰登。如无大风、雨、雪,谓之“收囤”,是丰收之兆。旧时这一天农家多吃小米干饭、杂面(绿豆面)汤,有的吃饺子。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之日,象征严冬之后万物开始复苏。并有汲水引龙之举,如天寒结冰,之上可跑鼠,则予示丰收之年。此日妇女忌动针线,传说动针线扎坏龙的眼睛。旧时,这天各户一般吃煎饼炒豆芽,有的吃饺子,叫作吃“龙耳”,吃馒头叫作吃“龙蛋”,吃汤圆叫作吃“龙眼”,皆取吉祥之意。

七夕: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传天上的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女孩们在此日午时以投针定拙巧,即用盆盛水,浮针于水面,观其影,影纤细小者予为巧,影粗大者予为拙,俗谓之“投花针”,也叫“乞巧”,今无。   

鬼节:旧称农历七月十五日为“鬼节”,古称“中元节”,为上坟烧纸祭祖之日。过去佛教中还要举行“盂兰会”等佛事活动,以超度亡魂。沿河村庄此日晚要放河灯“祭孤魂”。建国后,此俗渐废,但近年又有所抬头。

十月初一: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之日,用各色纸剪成或叠成衣裤被褥,为已故亲属送寒衣,并在坟前焚烧纸钱、金银箔等,有的在道旁路口焚烧。焚烧者多为死者的女儿。

腊八:腊八即农历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自唐宋至今,人们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农家一般在五更天就开始熬粥,柴锅温火,起身越早,熬的时间越长,粥越黏稠越好喝。霸州全境均有此习,并有“谁家灶筒先冒烟儿,谁家高梁先红尖儿”之说。所以人们都争先早起,以祈愿丰收。腊八这天,人们还习惯于用醋泡蒜(去皮),叫腊八醋或腊八蒜。醋有辣味,蒜有酸味,过春节吃饺子当佐料,味道极佳。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灶日,又称“小年”。祭灶即祭祀灶王(也叫“灶王爷”、“灶神”)。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派驻人间农家的代表,专司监察人们的是非善恶,被人们奉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一年即将结束,灶王要返回天庭向玉帝汇报。这天晚上,人们在灶龛前摆上供品:糖瓜、草节、料豆,焚香叩拜,揭下灶王像焚烧,称“送灶王上天”,并祈祷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再贴上新买(请)的灶王像。送灶后,清屋净舍,张贴年画,蒸年糕备年货,以迎新年。建国后,祭灶之风渐除,而吃年糕、糖瓜之风尚存。近几年供奉灶王的现象又有回潮。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