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小车会:北梨园小车会(四)

作者: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9-09-27 09:14:04 浏览次数: 【字体:

角色名称:拉车老妇

从传统的表演形式上看,该角色主要由男性或女性青少年扮演,身材要求匀称,身高和年龄无特殊的要求。演员上旦角装,双手分别持一把鹅毛扇和一块手帕。

动作解析:动作无特定名称,身体动作跟随节奏的快慢进行调整。扮演者需要了解人物剧情,揣摩角色特点,步子与鼓点一致。现在的表演大幅度缩水,已较少追求动作的细节。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不需太过用力,应该依靠巧劲,即身体的协调性,自然地以肩带臂。步伐一般为三步一退,或是两步一退,三步或是两步并没有固定的规定,上身体态塌腰,下身曲腿,随意跟着感觉走。

“拉车老妇”唱词

昔日螳螂去捕蝉/观见黄鸟落树间/黄鸟若被弹打死/打鸟的人儿被虎餐/猛虎得势方要走/枯水井里染黄泉大风刮了连三阵/黄沙又把井来埋/看来一命还一命/仇报仇来冤报冤/中途路忽听后面有人言

山前麋鹿山后狼/二孽畜结拜在山冈/狼有难来鹿搭救辕鹿有难来狼躲藏/箭射乌鸦腾空起/只见落在狼身上/为人莫把狼心使/狼心狗肺不久长

夫妻来在路途上/忽听后面有人声/老身拉车来中途路上看明白/由老身把头抬细看明白/观之见青的是山绿的是水干的是柴/这青山绿水常常在/我把云车拉起来云车拉起来

进深山用目睁山里花山里红/山里的果品仙家用/山里的柴狗汪汪咬/山里的山鸡打山鸣/猛虎下山伤人命/山前头鲜花野草/山后头冷寒成冰行

路人好心焦,正走着天黑了/太阳不住西山落/行路的君子恨天短/一群乌鸦奔窝巢/夫妻来在阳关道/到商州借得兵来为国母大报仇消

拉车老妇的扮相是在解放后为了好看才改成丫鬟扮相,但动作同样呈现出含胸、屈膝、艰难迈步的身体语言,由于角色的设定位置在车前,身体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是处于最能吸引观者注意的位置,因此她动态并不受推车老汉的动作约束,在保持含腰的基础上,躯干随脚下步伐左右横摆,手中拿握羽毛扇也随身体的横摆收放有度。

表演上,推车老汉与拉车老妇和车里坐的苏娘娘形成鲜明的身体差异。尽量压低空间、脚下费力迈步是二者身体语言的特点。从角色的身份关系上讲,苏娘娘与其他两位应是主仆关系,苏娘娘的身体直立与其他两位的含胸屈膝形成空间上的差异,也把身份与地位的关系呈现出来。

cba6620a1ce44c499274c1263fdd2ffb.jpg

郭贞江·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北梨园小车会是歌舞结合的艺术,歌词所传达的意境因舞而生,也因舞而现,表演中没有过多复杂的肢体动作,除了通过气韵和肩肘带动身躯外,其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最为集中地展现在三位表演者所塑造的人物体态上。演唱时唱词直抒胸臆,以刚劲、柔美的身体语言传递生活的意蕴。娱人是胜芳各道花会在其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得以存活的手段之一。作为身体形态特征与当地民间的审美表意功能相结合的自然传承式的生活艺术,小车会通过身体的“白描”对故事脚本的来表达,身体的形态元素中彰显着故事情节与欢乐。它既是对故事片段的折射,又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对角色内心情感的升华及艺术的创造。“苏娘娘”的身体艺术从女性自身的生物性行为开始,到逐渐成为这种身体性的艺术,再到与传统的仪式行为相结合,人物原型中女性的身体决定了舞蹈的动作与情韵。服装造型上的“三寸金莲”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小脚为美的审美标准,与此相伴的舞蹈表现形式就必然要服从于这样的身体条件。因此,这种身体性的艺术成为民间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并得到了民间艺人们的呵护,才得以延续、传播和发展。

4c4b9d4c1f3342368f6654a2a45a421d.jpg

小车会在撂场表演时人物形象鲜明,温婉中见风趣,刚柔并济,在舞蹈动作衔接上也具有较强的变通性,表演形式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其动作要领在于把握好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性。该舞蹈动作要素并不复杂,主要靠通过形体传达意蕴,以身体传达情感,这种行为艺术源于对人物原型的揣摩和身体最本真的原生表现。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