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政策解读>详细内容

从“有”到“好”医保给民众更稳定预期

作者: 凤凰网·政能亮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09-28 10:30:05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部署健全医保制度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分类优化医保帮扶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体系、基本医保制度相互适应的机制;推进医保与医药协同改革;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医保服务网络;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医保守护人民健康,攸关每个人的核心利益,因而也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十八大以来,全民医保改革不断往纵深推进,在诸多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切实缓解了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焦点问题,增进了民生福祉,这些进步和成就,有目共睹。

但毋庸讳言的是,医保制度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医保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就需要深入推动改革,让医保实现从“有”到“好”的进一步转变,直面更多民生痛点,给民众更稳定的预期和更踏实的安全感。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给下一步的医保改革“定调”,这也是一份公众期待已久的医保“顶层设计”。

按照这份规划,未来的医保改革不仅有着诸多精彩的“看点”,也凸显出改革的清晰思路。

未来医保改革一方面将做“加法”,比如,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这将彻底打破户籍门槛,赋予民众最大的参保便利,有助提升医保覆盖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医保门诊报销待遇,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将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明显的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给医保保障水平带来更大提升,进一步减轻民众的医疗负担。推进基本医保参保登记和接续转移等跨省通办,在全国实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结算;这全面突破了医保的地域限制,给民众更多便利,让“垫资看病”逐步走进历史。

另一方面,医保改革也在做“减法”。比如,减少“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能,这些举措有的放矢,切中当下医保资金浪费的突出问题。继续集中带量采购,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遏制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这将能挤掉更多医药价格的“水分”,让民众用得起质优价廉的医药产品。严格落实责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系统监控、现场检查等方式实现监管全覆盖,意在为医保资金监管织就一张更细密之网,改善资金使用的绩效,守护好民众的“救命钱”。

“十四五”期间的医保改革,有望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既要促进公平,也要筑牢底线,在重视改善医保制度的公平性、普惠性等同时,也要着力提高医保管理水平,堵住漏洞,从而做到公平、质量、效率三者兼顾。与此同时,改革也注重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国家要尽最大的努力,加大医保的投入,提升全体国民的安全感,与此同时,也要循序渐进,始终秉持“保基本”的理念,把每一分钱的医保资金,都花在刀刃上。

推荐医保改革,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以民为念的情怀和担当。正如总理此前所说:“生命是平等的。无论是城镇居民、职工还是农民,人人都应享有医保服务。”“把社会的‘最低线’兜住,也就安定了民心。”在医保联网、跨省结算、抗癌药入医保、大病保险等重大改革节点上,政府积极回应民众呼声,给出庄严的承诺,用锐意改革和创新,推动改革一步步走向深入。

让医保更好呵护国民生命安全与尊严,让看病不再是民生之痛,这是民心所向,也是一个负责任政府应有的作为。“十四五”期间的医保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期待各个地方和部门,能够拿出紧迫感和责任担当,推动改革的全面落地,从而把这关涉千千万万民众的大事办好,让医保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人。(韩涵)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